天天热文:孔乙己是个读书人 那为什么他还要偷书卖?
涨姿势 2023-07-04 13:52:48

作者 / 豆子

孔乙己是读书人不假,但在清末,考秀才是需要钱的。


(资料图片)

一是学额。

学额的价钱非常高,足以让普通人家倾家荡产。太平天国的领袖冯云山无钱考试,悲愤造反,并不是说他交不上报名费,或者借读费,而是学额已经被既得利益者垄断。

这种既得利益者包括县学中的生员(秀才)和已经中过乡试的举人,为了垄断学额,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。一些地方自创了所谓的 " 冷籍 ":当一个学生祖上三代没出过秀才,那么他必须经由本县生员、举子以及其他头面人物的保举才行,这就形成了学额的垄断。

具体来讲,生员与生员勾连,保证生员在群体内部增殖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另一方,家里不曾出过秀才的,则需要交巨额的投名费,大略是三四十万钱,奉献给这些有 " 保举 " 资格的人。当时普通底层工人的日薪是 30~40 文,需要工作 10000 天才能为孩子买个入场券。

于是,一些胸有抱负的苦读者,不得不想出一个违规但必须的法子 —— 换籍。

清末状元张謇就是其中之一,他的祖上没有功名,求县学的秀才又要花太多钱,老师便介绍他找了邻县的同姓生员,认了爹,那老头有个儿子刚死,户籍还没消,张謇就是顶的这个名额,当然花费也不少。没想到那户人家不要毴脸,等张謇考上秀才,备考举人的时候威胁他,敲诈勒索,学官也助纣为虐,逼迫张謇写认罪状,罪名是 " 不孝顺亲爹 " —— 他户籍上的爹是那家不要脸的,不认错,背上不孝的罪名,是会被革除功名的。

张謇不得不花钱消灾,然而那户人家贪得无厌,导致他倾家荡产。后来因为他太过优异,得到了官员的赏识和帮助,层层转交申请,才得以恢复原籍。

孔乙己未能考中秀才,兴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—— 他家里并不富裕,甚至可以说穷。他根本就没拿到学额,得不到推荐。也可能鲁镇风气没那么差,他单纯就是没考上。

考上也不一定有钱领。

在县学里,能领钱粮的秀才,叫廪膳生,也就是优等生。其余其实并没有什么钱可领,这个能领钱的名额是要等的,很多地方也被垄断。

二是读书本身的花销。

鲁镇的书籍,清末以前是非常昂贵的,一本一两寸厚的书,就要好几百个钱。一整部资治通鉴 —— 自然现在甚至不需要花钱 —— 就要 31k 文,也就是三万钱有余。

清末引进了不少机械,印刷业发展起来,书本变得比较便宜。

但是并不是说真的很便宜,只不过是把原先几百个钱的,变成了几十个钱。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两天的工作收入,亦即是说,倘使你要在清末购买一本普通书籍,是需要花你两天工资的。总之你把现在的书价后面再加个 0 感觉就对了。

晚清社会,尤其是鲁镇这样近鱼米之乡的城镇,存在大量渴望读书的读书人。他们几天就要看一本书,400 块的书实在是买不起,便想到买二手、三手。与之对应的是二三手图书的折价处理,以及传抄行业的发达。

孔乙己以抄书为业,可能是自己先过过瘾,继而把书卖掉或转租,满足生活所需。他不敢和主顾说,就人和书一起消失几天,渐渐没人找他抄书了。这下是一本也别想看了,于是想到了偷。

丁举人藏书甚多,孔乙己当然知道,故意偷到他家。他潜入丁举人家,自然要下载最宝贝的论文,啊不,是要偷窃最珍贵的资料,让丁举人大发雷霆,把人打了个半死,打断了腿,打得理直气壮 —— 埋怨孔乙己要把他的孤本卖掉。

孔乙己残疾了,也一病不起,他是没钱看病的。

对他来说,能读书已经很是不易,登科必定遥不可及。

天冷了,他不打算等到来年春暖花开,所以,卖掉了唯一的长衫,换了四个钱。

又拿四个钱,换一碗酒。

请求掌柜给他留下最后一丝尊严,让他和这个世界好好告别。

来源:知乎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