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涵的妈妈最近很烦恼。
为什么烦恼呢,那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涵涵不高兴,当时,涵涵妈妈问为什么不高兴呢。涵涵说,邻居家的小丫一直跟着她玩,天天抱着个玩具熊,跟在我的后面,俨然一个小尾巴。
可是小丫太小了,加上小丫是个女孩,涵涵跑去玩,小丫跟不上,有时跟不上就会哭闹,涵涵比较有责任心,会跑回来看着小丫。涵涵也告诉小丫,不要跟着自己,可以去找其它小朋友玩啊,小丫就是喜欢跟着他。
(资料图)
这让涵涵很无奈,带着小丫自己玩不好,不带小丫,小丫一直哭闹。
针对于这种情况,涵涵妈妈也很烦恼,涵涵妈妈也给小丫妈妈说了此事,小丫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件事。对于小丫的这种行为,是典型的“跟屁虫”行为。
肯定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跟屁虫行为多有了解,孩子总喜欢当“跟屁虫”,跟着别人后面,即使受到了委屈,下次还会跟着。家长觉得跟着就跟着吧,这可能是孩子自己的性格。
家长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,这种“跟屁虫”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,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发育,养成讨好型人格,低自尊人格。
都有哪些害处呢?
1.孩子讨好别人,丧失自我
孩子跟随别人,讨好别人,忽视了自己的需求,在人际交往中以为讨好别人,都是这种行为最终形成的性格。丧失自我,不知道自己的需求,不懂得为自己而活,这样孩子的内心非常压抑,生活过得不如意,容易走向极端。
2.孩子形成不了正确的友谊观
正确的友谊应该是双方共同维护,而不是孩子那种一味的付出,自己一个人维持。
孩子这样一味讨好对方,这种建立的友谊必定不是稳固的友谊,既不是长久的友谊,也不是真正的友谊,可能对方并没有将孩子当作真正的朋友来看待。
这样跟屁虫的行为,势必会导致孩子养成布阵不正确的友谊观,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。
那对于这种行为,应该怎么制止呢,怎样防止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。
1.提高孩子的自信心
提高孩子的自信心,对于孩子跟屁虫这种行为是种很好的预防方式。
孩子有了自信心后,更有自我,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,自信心驱使孩子不会退缩,鼓励孩子往前站。比如在一件事的看法上,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,不会害怕自己的观点错误,不会因为害怕错误而不敢回答,跟着别人,人云亦云。
孩子有了自信心,就觉得跟着别人这样一种行为很压抑,很难受,自信心驱使孩子不会跟随别人的看法,勇于做自己。
2.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
孩子肯定是内心受到不足的关爱,才去向其它地方寻找安全和关爱。
虽然这种安全感和关心有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,但是这种跟随别人的安全感,孩子只有第一次感觉到之后,就会在心理强烈的需要第二次,第N次,从而变得跟随他人,以谋求安全感。所以,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一定要充分,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。
3.让孩子了解责任
有时孩子跟随别人,就是不想做决定,不想承担责任。
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,让孩子不惧怕做出决定,担负起该担负的责任。孩子对于责任有了了解,对于责任有了充分认识,就会慢慢养成责任意识,从而变得敢于做决定,敢于承担责任。
所以,各位父母对于孩子的“跟屁虫”行为一定要注意,发现了及时更正,这对孩子对家庭来说,都是好的。